“EcoMatin”网站1月22日报道,“大米生产已成为政府非常关注的问题,政府理应创造条件,实现大米生产和消费的自给自足。这项行动计划始于2017年,迄今为止,我们可以说政府已在洛贡、贝努埃、Padfa II、西部和西北部稻米价值链等项目上花费了约8000亿中非法郎(约13.33亿美元)",喀麦隆农业与农村发展部(Minader)部长加布里埃尔·姆拜罗贝(Gabriel Mbairobe)在 2024年1月19日接受采访时说。
然而,现有的数字并不能真正反映成果。例如,“农牧业和牧业进口替代综合计划”(Piisah)文件显示,精米产量从2017年的339076吨下降到2023年的315500吨,在报告所述期间下降了23576吨(-7%)。水稻或无壳大米产量则略有增长,从六年前的117214吨增至2023年的127628吨。
文件还指出,在 2024年64.8万吨的需求量中,喀麦隆的大米供应量估计为14万吨,在2023年出现49.5万吨的缺口后,还有50.7万吨的缺口需要填补。同样,已注入资金的项目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贝努埃河谷投资开发项目(Viva Bénoué)计划恢复和开发近11000公顷的水利农田。然而,截至2024年12月底,只完成了212公顷。洛贡河谷投资管理和价值评估项目(Viva Logone)也出现了相似的情况。该项目协调员菲苏-库马(Fissou Kouma)承认,“已有50年历史的设施需要彻底更新,以满足水稻种植者的当前需求,并保证最佳产量”。
尽管存在不足,农业部长还是感到欣慰。在他看来,某些发展项目将在2025年开始实施,到2026年,喀麦隆将能够把目前的大米产量提高“两倍”,在2030年达到750吨的目标,并“使喀麦隆成为大米出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