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非特化妆品“备案制”全面推行

发表时间:2018-10-17 11:16:31 浏览: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有两项涉及化妆品行业,分别是首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行政许可和化妆品生产许可,首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行政许可的改革方式由审批改为备案,化妆品生产许可的改革方式为优化准入服务。

  此前,“非特备案”于2017年3月1日在上海自贸区率先启动。今年3月12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总局关于在更大范围试点实施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有关事宜的公告(2018年第31号)》,将进口化妆品“审批改备案”试点再增天津、辽宁、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10个自贸试验区。此次通知的发布意味着进口非特化妆品“备案制”将在全国推行。

  新品上市时间至少缩短三个月

  据记者了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以下简称“非特化妆品”)即功能性不属于染发、烫发、健美、除臭等九类特殊用途的化妆品类别,占据化妆品市场90%以上的份额。企业每进口一种新化妆品,都要提交至国家食药监总局审批,时间通常需要3到6个月,流程较长,制约了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时间及国内消费者体验的时效性。

  改革后,进口非特化妆品5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备案,大大缩短了审批流程,为产品上市节约至少三个月的时间,意味着缩短了一个季节,有利于化妆品实现与国外同步上市,帮助企业抢占商机。国内消费者可以同步体验到最新产品,促使国际品牌的最新产品在发布当季就能与中国消费者见面,有些新品甚至可以直接在亚洲首发。

  此前,“非特备案”已于2017年3月1日在上海自贸区率先启动,凡从上海自贸区进口,且境内责任人注册地在浦东的首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由审批管理调整为备案管理,将这类化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从2-6个月大幅缩短至5个工作日。

  产品备案数量快速增长

  从上海试点的情况来看,改革受到进口化妆品企业的普遍欢迎。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沈建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少企业已经从最初的观望,转为争相申请,用户名注册及产品备案数量及进口量均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欧莱雅公司是“非特备案”的受益者之一。欧莱雅公司方面认为,“非特备案”对企业来讲,是重大利好政策,大大缩短了产品在中国的上市时间。比如,兰蔻一款“粉底棒”的亚洲首发地就选择了上海;贝克汉姆和欧莱雅合作推出的House99也已拿到了备案证,不久后就将和中国消费者见面。此外,一些季节性产品,如圣诞礼盒,更是实现了全球同步上市。

  广东是全国化妆品和消费重镇,广东化妆品占全国70%市场份额,今年3月广东成为进口化妆品“审批改备案”试点之一。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别于今年4月、7月、9月发布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珠海横琴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开展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告。根据9月份的通告显示,自即日起至2018年12月21日,从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口岸进口、且境内责任人注册地在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的首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试点实施审批管理调整为备案管理。


进口食品网公众微信.png


上一篇:山东口岸物流协同平台开通运行 进口通关物流“只跑一次”下一篇:一日通报两起,辽宁、山西相继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

转载声明
我们所选编的内容(或图片)部分源于网络将尽量注明出处。
但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广泛性,不能确保与每位作者联系。如果您是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欢迎随时联系小编认领。如您对我们的分享有异议,有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国外货源